区块链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走进生活!

大家都知道,今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可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为热潮。同时北京、杭州等地也在积极的制定自己的垃圾分类标准并准备推行。反响热烈的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在垃圾分类与处理上十分重视,并且开始着手打破现状。在今年的网购促销期间,家用垃圾处理器销量,是去年同期的数倍。同时在资本市场,垃圾分类有关的概念股也都大涨。国内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区块链技术能处理垃圾分类吗?

2013年,海地成立过一家名为“塑料银行”的垃圾回收企业。那时候,海地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三分之二的居民每日生活的费用不足2美元,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收集垃圾。而塑料银行为了使塑料垃圾货币化,并提高海地居民收入,通过与IBM合作,设计了一套区块链解决方案来鼓励人们回收废塑料等垃圾。垃圾在在塑料银行可以兑换Token,并转入数字钱包,可在塑料银行旗下商店被用于购买生活用品,也可以选择兑成法币,不仅如此,Token还可以作为自己收集垃圾的证明以此获得获得银行抵押贷款等服务。而区块链技术可以记录塑料银行的每一笔交易。

区块链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走进生活!

而雄安新区4月末发布的一则招标公告,更是让很多人看到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此次招标项目是一处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占地500亩,投资估算约26亿元。重点是招标文件注明为该项目需要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充分的考虑其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而且项目方要通过区块链构建资金管理的平台,实现对项目的整个过程的资金管理。

区块链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走进生活!

在这之前,雄安新区也出现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垃圾收集样机。市民如果通过APP扫码后完成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箱会自动识别垃圾种类与重量,并给予垃圾投递者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等方面。

另外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钮健曾对媒体透露,该院正与杭州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会合作,探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垃圾分类项目治理中。他表示,如果能在垃圾处理全流程的各个节点间构建区块链生态圈,并发行Token实现价值与信任传递,或许能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如果可以顺利实现,我想我们应该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城市。

两者结合仍有难处

只凭借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我想大家都会觉得区块链技术有望解决垃圾处理领域的很多难题。但现实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有所欠缺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2000年,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将北京、上海等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拉开了我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的序幕。但事与愿违,垃圾分类的工作仿佛是三分钟热度,在经历短暂的进程后便陷入了低谷,工作的进度停滞不前。

其次我国整个垃圾处理行业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以杭州市为例, 2017年杭州仍有90%以上的垃圾以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其中,垃圾填埋处理占比达到了64.23%。填埋是最低效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在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是以焚烧为主。我国的垃圾仍高度依赖填埋处理,因为焚烧对硬件设施、垃圾种类的要求极高。在焚烧过程中,不同的垃圾需要不同的温度。垃圾如果未经分类便焚烧处理,不仅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还会浪费大量能源。区块链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走进生活!

然而,想要将垃圾分类的重担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运作的第三方公司和个人挑起那是没有可能的,政府需要在这之中扮演重要角色。

区块链如何与垃圾处理结合

垃圾处理与区块链存在着相通之处,垃圾处理难以依靠中心化方式解决。政府可以利用行政力量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垃圾处理产业链上,各个第三方公司是非常松散的组织。而政府想要推动垃圾处理行业整体发展,又要实现监管,阻止乱象的发生,这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借助区块链建立起一套激励体系,由政府监管各个中心,共同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发展。垃圾的处理量,甚至可在区块链上转化成相应的数字资产,并留存备份。政府可以利用一部分财政预算,对垃圾处理得当的企业进行补贴,从而促进整个行业正向发展。

区块链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走进生活!

对于中国而言,区块链落地于垃圾处理的目的,是让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激励机制。未来,这些激励机制也可以传导到另一端的普通居民那里,并培养起他们的垃圾处理意识。

如果有一天,人们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那就不需要任何机构去引导了。

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激励准则,并调动积极性,可能不仅仅适用于垃圾处理。

也许在未来,区块链会成为更多行业的运转的基石,并改良一个又一个行业的体制与运转模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区块链池塘 » 区块链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走进生活!

赞 (0)